近日,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第三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龍江森工集團樺南林業局有限公司森林鐵路成為全國林業首家上榜的工業遺產。貫穿了我省樺南、勃利、寶清、七臺河等地的龍江森工樺南森林鐵路,包含了6臺28噸蒸汽機車及完整的森鐵線路、配套設施等核心物項。
在黑龍江森林工業半個多世紀的歷史長河中,森林蒸汽小火車承載了厚重的林區歷史和森林工業文化。它宛如一條巨龍吞云吐霧,翻山越嶺,日夜馳騁在廣袤的林海,為森工林區木材生產作出了重大貢獻,為支援共和國建設立下了不朽功勛。隨著木材商品性采伐的全面停止,盡管小火車運輸木材的鏡頭已經成為歷史,但樺南林業局保存完整的森鐵線路、蒸汽機車、設備廠房以及森林鐵路運輸的整套架構已經成為全國乃至全世界不可多得的代表森林工業文化的寶貴資源。自最開始從事木材運輸,到后來運送旅客和運輸貨物,到現在發展森林旅游,蒸汽小火車,從篳路藍縷的艱苦創業,駛向了轉型發展、筑夢森工的新時代。
熱血鑄就森鐵路
樺南林業局始建于1952年,同年9月,開始修建樺南林業局局址貯木場至三道溝的森林鐵路,全長36公里。1953年9月森林鐵路竣工,投入木材運輸。
隨著林區山上林場(所)的相繼成立和木材采伐的需要,森鐵鐵路也陸續延伸到各林場。到1985年,森林鐵路總長達361公里。森鐵線路的全線貫通,為全局的木材、旅客和物資運輸發揮了重大作用,成為林區經濟發展的大動脈。361公里的森林鐵路線,凝聚著廣大筑路官兵和全局森鐵工人勤勞的智慧和辛勤的汗水,這是一條生命之路、致富之路。
木材運輸顯神威
森林鐵路屬于國家鐵路體系,但與國家經營管理的標準軌距鐵路不同,被人們稱之為“小火車”。其特點一是小火車頭的噸位小,如1952年樺南局調入的大連工礦機械廠仿18噸飽和式蒸汽機車,1959年石家莊動力機械廠和哈爾濱林業機械廠制造出28噸蒸汽機車等;二是森鐵軌距統一為762毫米,干線采用15公斤/米的鋼軌,機車車輛軸重小,速度低,運距短,運量少;三是森鐵以林業局施業區為單位作業,各局互不連接,以木材運輸為主,兼營旅客、山上職工家屬糧油供應和生產生活資料運輸。
建局初期,森鐵管理處有7.5噸外燃機車1臺,12噸外燃機車2臺,18噸外燃機車3臺。隨著時代的變遷,機車也不斷更新換代,到1985年,森鐵管理處共有28噸外燃機車11臺,120馬力的內燃機車4臺,50馬力內燃機車1臺。運材車輛從建局初期使用的臺車逐步更新為牡丹江林機廠生產的14噸重型臺車,實現了機車與車輛重型化、系統化、標準化。
森林鐵路是木材生產的生命線,小火車是木材運輸的主力軍。上個世紀60年代,是樺南林業局木材生產的高峰期,年產木材都在30萬立方米左右。一個冬運下來,貯木加工廠的木材堆得像山一樣高。森鐵木材運輸最高年份是1966年,完成木材運材341,049立方米。從1953年開始運材,到2004年森運結束,小火車共計運材1000余萬立方米。森林小火車爬冰臥雪,日夜馳騁在361公里的森鐵線路上,把一車車木材源源不斷地運下山,為共和國的發展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
1970年,樺南局開始煤炭生產,小火車增加了運輸項目,開始煤炭運輸。尤其在樺南局步入轉型發展期間,小火車承擔著紅光煤礦的煤炭運輸任務,最高峰每天要來往運輸4趟,為林業局經濟轉型發展再立新功。由于歷史原因,森林資源銳減,國家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森林小火車退出木材運輸的歷史舞臺。2010年2月5日,這位全世界窄軌鐵路運輸的“老功臣”,熄滅了爐膛的火焰,帶著銹跡斑斑的歲月犁痕,走進歷史的博物館,成為世界上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活化石。
半個多世紀以來,森林蒸汽小火車影響著大山里幾代人的生活。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現代化交通運輸的發展,它早已退出了歷史舞臺,但在林區人民心中,依然是永恒的記憶,這只“鐵牛”為共和國的發展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歷史不會忘記,林業人不會忘記。
“華麗”轉身擔使命
近兩年來,樺南局從加快形成具有林區特色經濟發展格局戰略出發,作出決策部署,以森林蒸汽小火車為依托,大力發展森林旅游產業,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使這個有著半個多世紀歷史的森林小火車開始了華麗轉身,擔負起拉動經濟的新“使命”。
經過兩年的發展建設,樺南局已建設13.14公里森鐵旅游線路,重點打造完達山植物園、樺南站、樺南東站、花海景區、向陽湖五大風景區;重點建設了森林鐵路樺南車站、老式電影院、蒸汽火車展覽館、森林小火車靜態展示區、音樂噴泉等主要景點,深度挖掘森工文化,走差異化發展路線,實現集奇幻探險、觀光游覽、愛國主義教育、研學科普、民俗體驗、婚紗攝影、特色餐飲等于一體的綜合旅游景區。
森林蒸汽小火車自2018年運行以來,國內外游客絡繹不絕,這里逐漸成為網紅打卡地。來自周邊市縣的旅游團隊以及國內外的蒸汽機車愛好者,慕名前來乘坐小火車和攝影的游客絡繹不絕。春節“五一”“十一”等節假日是小火車的游覽高峰期,每天加開3~5個班次,仍一票難求。
為了延伸旅游產業鏈,2018年,樺南局在原二工地舊址建設了具有森工文化氣息的森工大院民俗村。民俗村以東北森工特色民居、餐飲為主,結合娛樂、休閑于一體,真實呈現了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東北林區職工的生產生活面貌。森工大院一院一主題,一院一風景,濃縮了樺南林區的發展史和生活史,彰顯了林業人的初心,成為游客的好去處;大院內還建設了森工大舞臺、《紅燈記》文化館、七星峰抗聯紀念館等文化景觀;打造傳統婚慶文化基地,仿老北京四合院建成大“四喜院”和小“四喜院”,已成功舉辦了20余場“中式婚禮”;運行了4列“蒸汽小火車婚禮專列”,成為集婚紗攝影、觀賞游覽、餐飲休閑于一體的旅游觀光景點,深受廣大旅客和青年朋友的喜愛。截止到2019年末,已接待來自全國各地以及國外游客5萬余人,極大地提升了樺南局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森林小火車旅游運行一年多來,受到一致好評和廣泛關注。2018年11月,樺南森林蒸汽小火車休閑旅游區被評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同年12月,森林小火車站被省科協授予省級科普教育基地;2019年,被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文化交流中心授予“中國工業旅游產業發展聯合體成員單位”;被中國綠色時報授予中國50家森林旅游“最佳森林休閑體驗地”;龍江森工——樺南森林鐵路被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授予“國家工業遺產”稱號。
樺南林業局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隋曉東表示,他們將持續加大對工業遺產的保護與利用的力度,在確保遺產項目完整性的同時,統籌兼顧旅游產業整體規劃、歷史文化資源、社會經濟價值的自身特點。下一步,樺南局還將按照小火車的尺寸,復刻自蒸汽機車誕生以來全世界著名的蒸汽機,作為運營的機車或靜態展示;建設一個特色小鎮,以仿蒸汽時代世界著名的工業化小鎮的形式,建成“大型蒸汽小火車主題體驗旅行公園”,成為踐行全域旅游理念的“中國蒸汽火車主題旅游示范區”;將森鐵線路作為軌道交通鋪設延伸至各個旅游項目景點以及樺南縣商業區,并將樺南城區內主要公交線路轉換成蒸汽機車軌道線路,將小火車作為樺南的旅游名片,成為百姓出行的主流交通方式,融入到樺南人民的日常生活中。
“櫛風沐雨穿深山,車輪滾滾永向前”。在森工林區改革發展的偉大征程中,森林蒸汽小火車承載著林區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重登歷史舞臺,煥發出勃勃生機和活力,駛向更加燦爛輝煌的明天。(李元海 記者 馬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