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上午,山西省林業和草原局在太原召開全省林草種質資源普查啟動工作視頻會。
會議指出,林草種質資源是保障我國生態安全、食藥安全、經濟安全的重要戰略資源,是解決全球糧食危機、能源危機、環境危機的重要物質基礎。開展林草種質資源普查工作,摸清林草種質資源家底,進而科學保存、合理利用,不僅是推動林草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必要舉措。
會議強調,各普查單位要按照普查與收集同步開展、普查與現有成果緊密結合的原則,明確重點任務、抓住主要環節,切實搞好林草種質資源普查工作。一是要明確普查目標,主要是摸清全省林草種質資源本底,珍稀、瀕危、重要鄉土喬灌木樹種、竹類、藤本植物、野生花卉及具有重要或潛在利用價值的草本植物種質資源得到安全保存,為維護國家生態安全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二是要嚴格技術標準,嚴格按照《山西省林木種質資源普查技術方案》《山西省草種質資源普查技術方案》《林木種質資源普查技術規程》《林木種質資源普查標本、圖像、影像資料技術規范》等有關技術要求,開展普查工作,做到表格內容與實地相符,憑證標本制作符合標準,拍攝照片符合要求。三是要嚴格信息管理。普查過程中,野外調查數據、各類圖片資料、內業匯總數據、統計分析結果、成果報告等各個環節的所有調查數據、信息和成果,均需妥善建檔保存,嚴格管理。
本次普查工作以縣(市、區)為單元開展,計劃利用3年時間(2022年-2024年)完成普查工作。2022年先從省直林局涉及的部分縣市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