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緊抓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雄安新區歷史機遇,切實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落到實處,圍繞做強京津冀生態支撐和服務保障雄安新區建設,在營造林方面實施六大重點工程。
雄安新區白洋淀上游規?;謭鼋ㄔO。在淶源、淶水、易縣、唐縣、曲陽等5個縣,規模化營造水源涵養林和水土保持林,提高區域植被覆蓋度,提升區域整體生態質量和生態防護效能,努力構建“三庫、七河、九廊、多組團”的空間布局,推動新造林與原有森林資源融合發展,高質量建設河北雄安新區白洋淀上游規?;謭?。
水系廊道林網建設。堅持“林水相依、林水相連、依水建林、依林涵水”的綠化理念,以注入白洋淀上游水系主要干流及支流周邊為重點,山區以荒山荒坡、未利用地、荒廢和受損山體為重點,集中力量實施綠化攻堅,重點推進漕河、唐河、拒馬河、沙河4條河流及其上游支流兩側,和王快、西大洋、安格莊、龍門四座水庫周邊,京昆、保阜、淶曲高速公路及容易、安大線兩側綠化。
森林縣城建設。進一步延伸森林城市創建內容,著重做好城鄉綠化提質增效,以國家(省)級森林縣城創建為抓手,在各縣(市、區)全域持續增林擴綠,實施森林進城、森林環城、森林惠民,實現森林城市建設全域整體推進,力爭1—3個縣實現省級森林縣城創建的基礎上,努力爭創國家級森林城市,加快形成市域縣鄉村森林網絡。
森林鄉村建設。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充分利用邊角地、空閑地、撂荒地、拆違地等開展鄉村綠化美化, 依托鄉村綠色生態資源,用好古村落民居、民俗風情、名人古跡、古樹名木、鄉村綠道等人文和自然景觀資源,大力發展森林觀光、林果采摘、森林康養、森林人家等鄉村旅游休閑觀光項目,帶動農民致富增收。各(市、區)要著力打造1—2個森林鄉村,全市力爭16—22個鄉村實現省級森林鄉村創建。
義務植樹基地建設。貫徹落實《全民義務植樹盡責形式管理辦法(試行)》和《河北省綠化條例》,充分發動組織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進一步探索造林綠化、撫育管護、自然保護、認種認養、基礎設施、捐資捐物、志愿服務等履行義務植樹的有效途徑,創新義務植樹盡責形式,各(市、區)要建立1—2個義務植樹基地,并利用造林季節在全域組織開展義務植樹活動,切實提高義務植樹盡責率。
木本油料產業示范區建設。堅持適地適樹,產業帶動,各縣(市、區)要大力推進以文冠果、黃連木、杜仲等木本油料樹種為主的產業經濟林建設。依托國有場圃建設木本糧油良種繁育基地,在滿城、徐水、清苑、唐縣、阜平、望都等公路水系兩側打造萬畝文冠果示范區。以森林鄉村、景區周邊為重點,結合太行山綠化等重點工程建設,有效提升景觀效果,在原有蘋果、桃、核桃、大棗等優質果品基地建設基礎上,進一步增強經濟林產業帶動能力,營造集生態、經濟、景觀于一體的特色示范區。